食品生產企業在實際使用食品金屬檢測機時,企業品管部門沒有要求,或者操作人員沒有履行公司制定的相關規定,在食品金屬檢測機運行期間未進行周期性的檢測性能(靈敏度)狀態,而是具有很強的隨意性,想到了就去確認下,平時不注意就不去重復檢查。常見誤區解答之:一定要每隔一定時間間隔進行靈敏度確認。
1.常見誤區(三)
有一部分企業在使用金屬檢測器的過程中,會用標準測試塊對其進行探測精度確認,但是沒有確定好兩次之間的時間間隔差。通常會出現頻繁的檢查或者不屑于去檢查的問題,甚至部分人員還有僥幸心理,發現了異常之后才會趕緊去進行靈敏度測試,未見異常時基本就沒有這個測試的習慣。所有這些不僅很不利于金屬檢測機器正常運轉,另外還容易造成產品的漏檢、誤檢等問題,結果是導致后續糾偏成本的增加,所以這類常見的誤區是企業一定要注意的。
2.誤區解疑
一般地,在食品金屬檢測機啟動后,讓其運行約10分鐘,即用廠家提供的標準測試塊(鐵、非鐵和304不銹鋼)對機器進行靈敏度檢測。在后面的正常產品在線檢測作業前,應先切換、調整好儀器的靈敏度,然后結合實際的產品進行測試。同時在使用過程中,每隔30-60分鐘用標準測試塊對其進行一次確認,在產品通過結束時,也需要用標準測試片進行確認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金屬檢測器在使用過程中一直維持正常運作狀態,以及確保產品通過發生異常時糾偏措施能夠方便而經濟地實施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在用標準測試塊測試食品金屬檢測機時,正確的做法是:將標準測試塊依次分別放在輸送帶的左、中、右三個位置通過金屬檢測器,并用不存在產品效應的物體(如泡沫)輔助墊高測試塊的高度,使其通過金屬檢測器的中間位置(即信號最弱的區域),以確保產品在通過金屬檢測儀器時,金屬異物能夠被成功的檢測出來。在完成以上的步驟后,再將標準測試塊放置到實際合格的產品中,重復前面的步驟確認。全部合格并記錄后才算一次日常金屬檢測器運行狀態確認完成。
以上就是本期食品金屬檢測機的常見誤區解疑的相關內容,后期我們將繼續為您做其他的誤區解疑。